8/30/2004

年過四十 小心出現心臟跳動不規則問題 (每四人就有一人)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張蕙燕達拉斯二十九日專電)年過四十便得開始注意自己的「心情變化」,因為據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年齡過了四十歲以後,平均每四個人之中便有一人出現心臟跳動不規則問題,也就是醫學上所謂的心房纖維性顫動。

據全美心肺血管研究學院刊載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全美有心房纖維性顫動問題的人口高達兩百二十萬人,而心律不整是引發中風的主因,同時會增加死亡危險性、降低生活品質。

研究表示,心房纖維性顫動會影響心房的律動,進而影響到血液的正常流動,如果因而形成的血塊流到腦動脈,便會引發缺血性中風。因此,心房纖維顫動會引起中風的機率達百分之十五至二十。

出現心房纖維性顫動的患者,會感到心悸及呼吸困難,平日感到疲倦及不適,間歇性的發病可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持續性的發病若不加以適當的治療則可持續一生。
研究小組表示,目前雖有藥物可以降低心房纖維性顫動的問題,但是問題出在大部分的人並沒有察覺到自己罹患了心房纖維性顫動。

據稱,研究小組研究了一九六八到一九九九年間高達八千七百二十五人,其中九百三十六人有心房纖維性顫動,並有兩千六百二十一人因此病死亡。

研究更指出,人類年齡到了四十歲以後,男性罹患心房纖維性顫動的機率達百分之二十六,女性百分之二十三。也就是說,約四個人之中就有人患心房纖維性顫動,因此不得不小心注意。930829

8/29/2004

憂鬱症的人格特質:完美主義、過度依賴、負面思考

心理跑馬燈 破除負面想法的迷思

[中時電子報 】 葉雅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

在小王子的故事中,小王子到了一個星球,看見酒鬼靜靜坐在一大堆裝滿了酒的酒瓶和空瓶子前面。

「你在那裏幹什麼?」他問酒鬼。「我在喝酒」酒鬼愁容滿面地回答說。
「你為什麼要喝酒?」小王子問。「為了要遺忘。」酒鬼回答。
「遺忘什麼?」小王子追問道,心中憐憫著他。
「遺忘我的可恥」酒鬼坦述說,同時低下了頭。
「什麼可恥?」小王子問他,一心想幫助他。
「喝酒可恥!」酒鬼說完話後,一言不發,像掉進了沉默的深淵。

許多研究指出,容易罹患憂鬱症的人格特質有:完美主義、過度依賴及負向思考。小王子所遇見的酒鬼,就是典型的負向思考。

酒鬼對自己沒有信心,選擇「遺忘」來面對問題(為什麼要喝酒),即使是面對了問題(喝酒可恥),選擇的仍然只是逃避問題(遺忘喝酒可恥),於是只好一再的沈溺在負面的情緒中,一再的沉淪。

選擇逃避,雖然不用立刻面對問題,但不面對問題,問題不會自己解決,於是累積成為心中越來越沉重的負擔,一日不解決問題,心中的負擔當然會一日重過一日,人也就越來越不快樂了。
我們是不是常常逃避問題、麻醉自己,然後陷入一個又一個的惡性循環?此時可以告訴自己,「做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然後面對來臨的事實」,跨出第一步,勇敢去做。通常,結果往往比想像好了許多,您是否也願意試一試呢?

8/28/2004

加研究顯示兒童學音樂可提高智商測驗分數

2004-08-28 10:01/中央社記者章君宇多倫多二十七日專電

根據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分校醫學教授夏侖柏格的研究報告,音樂課程可能可以提高兒童的智商測驗分數。

上項刊登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的報告,研究時間長達六年。報告發現,那些上了一年音樂課的兒童,在測試智商的考試中,獲得較高的分數。報告也指出,分數提高的幅度雖不是很大,但學童在數學、語言以及與空間有關的技術方面的得分,都獲提升。

針對此項報告,夏侖柏格總共研究了一百四十四名兒童。這些兒童隨意被指派上琴鍵課程或唱歌之類的音樂課,或是戲劇課,或是隨便一些其他的課外活動。這些兒童在一年的年初及年尾都考一次智商測驗。

一年過後,學習音樂課的兒童在智商測驗所得的分數,較學習其他課程的兒童要高。平均來計,上音樂課的兒童可考七分,其餘課程的學童約考四分左右。

夏侖柏格指出,這些兒童當初是隨意被挑選分放在不同的學習課堂上,不論這些學音樂的兒童原本是不是有音樂才華,但研究結果顯示,似乎只有上音樂課的兒童,可提高智商測驗的分數。

夏侖柏格指出,這或許是因為上音樂課的兒童,還做了一些其他的活動所導致。他指出,學習下棋或從事其他活動,說不定也可以影響智商測驗的成績。


但也並非所有的課外活動都可造成如此結果,因為此項研究報告中學習戲劇的兒童,並未顯示他們在考智商測驗時分數進步。相反的,這項研究報告發現,上戲劇課的兒童在社交方面的技巧,改善許多

夏侖柏格在報告的結論中指出,讓孩童遠離電視,任他們做一些有趣的活動,絕對可以使兒童受益。他認為充滿豐富體驗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醫療新科技 肩胛骨背肌培養下顎骨

2004-08-27 22:30/吳宗達

德國一名56歲的男子,因為口腔癌整個下顎骨被切除,9年來只能以流質食物度日,不過最近在德國基爾大學醫療人員的努力下,讓他可以重新享受美食。

醫療人員是利用電腦掃描,先模擬患者下顎骨的尺寸,做出「鈦合金」的金屬架,再從患者骨隨取出幹細胞,以及將「促生長蛋白」,一起塗抹在金屬架上,最後移植到患者的右肩胛骨裡,由外圍肌肉血液提供幹細胞所需營養,經過8星期的培養,成功複製患者的下顎骨,最後經過精密的手術,重建患者的下巴,由於醫療小組的創舉,讓56歲的患者變臉成功,也重獲正常的飲食生活。

8/25/2004

吃蘋果會蛀牙?多飲茶可免蛀?

吃蘋果會蛀牙?

常聽說「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怎麼現在演變成吃蘋果會蛀牙呢?其實吃蘋果並不會引致蛀牙,但須注意的是:每當吃完一口蘋果,便須立即漱口。為甚麼吃水果都要漱口?這是因為蘋果中含有10%可轉化為發酵的糖類,是一種強力侵蝕牙齒的腐蝕劑,特別是兒童的乳牙就更容易因吃完蘋果不漱口而產生蛀牙。但又不能說『以後不吃蘋果』,因為蘋果中含有大量維他命和纖維素,對兒童日後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只要每次吃完蘋果後,記得漱口或刷牙,那就不會出現吃蘋果會蛀牙的現象了。


多飲茶可免蛀?

這是真的,因為茶葉中含有豐富的氟元素。氟是增強人類牙齒堅固度,抵抗酸蝕作用的主要原素。此外,氟離子還能抑制引致蛀牙的牙菌斑,因此具有防蛀功能。在吸收氟元素方面,其實每日的飲用水中已含有適量的氟,但因每個地區飲用水的氟含量不多,故如通過嚼茶葉和飲茶便可從中補充了飲用水中氟含量的不足。但要注意,長時間喝太多的濃茶而沒有認真清潔牙齒是可以引致牙齒變黃的。(牙齒變黃只是牙齒表面著色,對牙齒本身並沒有害處。)

耕莘醫訊目錄】 【Uni-Care Dental

從『方便』看健康-中醫之腸胃道保健

耕莘醫訊 2002.2

從『方便』看健康-中醫之腸胃道保健 
文/中醫科 林建佑醫師
門診時間:週一、二、三、五,上午、週一、二、三下午,週三晚上
 
「大便」是健康情況的鏡子,一般人在排便後常常是來匆匆、去沖沖,然後火速離去。實際上,排便後花點時間觀察一下您的大便,是對自己健康的關切,也是隨手可做的腸胃體檢。理想的排泄物須符合下列四項條件:一、顏色為適中的棕色。二、量多,重約二百至三百克。三、粗而軟。四、臭味少,浮在馬桶上為佳。

大便不正常,不但易引起腸胃系統外的問題,往往也是其它疾病的警訊。比方說有慢性便秘,易脹氣的朋友,若是在上班時忍著不排氣,這些氣體就容易被腸胃道吸收,形成粗糙的皮膚及面皰;或者在體重控制的門診中,經常可以發現有便秘困擾的患者,往往是不易減重的一群,因此,腸胃道的調理,應先於減重的治療。另外在中醫婦科門診的病人,常可發現婦科和腸胃道的問題一起發生,例如便秘和生理期遲遲不至,及生理期間的腹瀉,往往在治療中一併好轉。最近冬日氣溫降低,排便便秘的老人更容易排便過度用力,使血壓增加而導致腦中風。另外,小朋友的腸胃道吸收能力攸關成長。而排便習慣之改變更可能是癌症之前兆,足見腸胃道的清爽,是健康的重要要素。

在中醫學上對於腸胃道的疾病,有細膩的辯證及預防的對策,例如在便秘的治療上,中醫將其分為熱秘、氣秘、冷秘和虛秘。熱秘者往往有口乾口臭、腹脹腹痛之症狀,若干精神壓力較大的年輕上班族,常表現出此症型的不適。而虛秘症型的便秘,容易出現頭暈目眩、面白、心悸、易脹氣的情形,許多老年人及較少運動的人容易出現出這一類型的徵候。而二者的治療,則一以麻子人丸、一以潤腸丸為主。

在腸胃疾患的預防上,均衡的飲食及正常的睡眠是首要條件,同時,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勿控制便意,適時疏解精神壓力及注意冬日之禦寒,都是有效的預防處方。對於便秘的患者,早上起床喝2-3杯水或牛奶【me:或 500 c.c.溫開水也可以,喝冷的容易拉肚子】,促進胃結腸反射,以利在早餐後排便,是一有效的方式。容易腹瀉的患者,將炒黃的蓬萊米再蒸熟吃,有助於止瀉及調理腸胃。

總之,關心您的腸胃道,如廁隨手做體檢,及做好腸胃疾病的保健,倘使症狀仍然存在,應儘速就醫,以免因小失大。

PS: 平常每日也要喝些優酪乳,使腸道多一些益菌。

8/23/2004

水雷射進行牙科手術無痛又不流血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二十三日電)

時值農曆七月,一名婦人因為牙周病需要動手術,卻礙於習俗不願動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研究中心最後利用新式的「水雷射」牙科儀器代替手術刀,為這名病患進行無痛又不流血的牙科手術治療,讓婦人在不違反民間習俗的情形下完成治療。

農曆七月鬼門開,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農曆七月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似乎什麼事碰到了這個月份都必須延後或取消,包括結婚、訂婚、動工、搬家、開幕等,再迷信一點的民眾,甚至連住院、開刀也希望避開農曆七月。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研究中心牙周病科主任陳俊呈今天表示,最近就有一位婦人因為牙周病需要進行牙科手術,但是卻又非常迷信不願意在鬼月開刀見血,不管醫師如何好說歹說還是不肯鬆口,最後醫師建議以新式「水雷射」牙科儀器代替手術刀,幫婦人進行一場無痛又不流血的口腔手術新體驗。

陳俊呈表示,醫院最近引進新式「水雷射」牙科儀器,不僅不會有令人害怕的滋滋聲,在進行手術時因為不會感覺痛,所以不需要麻醉,而且整個療程也幾乎不會流血。
陳俊呈醫師指出,「水雷射」和其他牙科雷射儀器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使用雷射能量衝擊水分子,以產生超高速的動能來爆破水分子以達到切割組織效果,病患只會聽到「波、波、波」的輕微聲響,而且雷射產生的熱能也會充分被水分子吸收,可使牙科雷射最使人詬病的熱能傷害減到最低,所以病人幾乎不會感覺疼痛不適。

陳俊呈強調,利用水雷射治療患者時,不需要施打麻藥,更降低了治療後口腔不舒服的感覺,再加上切割的同時水雷射也會一併將傷口封住,大大的減低了手術過程的出血量,讓病患在療程中不用起身吐水;病患在乾淨又無痛的狀況下進行治療,也讓牙科療程及病患復原的時間縮短。

但美中不足的是,水雷射目前仍屬於昂貴儀器,因此不僅在國內、歐美日各國也多不提供健保給付。陳俊呈說,水雷射治療的費用也因治療項目、治療時間、次數等而有所不同。中山附醫口腔醫學研究中心為使更多民眾可以體驗這種新式的口腔治療經驗,在推廣期間特別提供優惠費用,歡迎民眾來體驗無痛不流血新療程。 930823

身體密碼 齒列矯正 還你一口好牙

【中時電子報 】 ⊙許寶仁/報導

根據統計,有80%民眾希望擁有一口整齊漂亮的牙齒,但另一項調查卻發現,九成以上國人有咬合不正的情形,許多人還因此產生牙周病、蛀牙、偏頭痛等問題。

陽明大學牙醫系副教授馮懷珍表示,咬合不正確實會對咀嚼功能、牙齒清潔產生影響,也可能波及外貌及心理層面,甚至影響對其他牙科的治療。然而,除非牙齒是非常明顯的雜亂,否則多數人並不清楚自己有無齒列不正的問題。

馮懷珍指出,常見需要治療的異常咬合,包括牙齒擁擠、犬齒外突、門齒外突、前牙錯咬、深咬、開咬等徵狀。至於牙齒矯正什麼時機最好?馮懷珍表示,其實並沒有年齡限制,但如果能在青少年時期矯正,由於在生長時期可誘導顏面骨的生長,以改進上下牙齒的關係,且矯正的時間比成年後矯正來得短,效果也較佳。

矯正治療通常需一至三年,包括治療前的檢查、診斷及治療計畫、一般牙科治療、裝戴矯正器,最後每月回診調整,治療完成配戴維持器,及三至六個月追蹤檢查等。

許多人經過牙齒矯正治療後會變瘦,主要是矯正期間牙齒會痠軟,不過兒童只要兩、三天、成人約需一周就可適應;另一原因是,矯正器的清潔比較麻煩,因此多數人在清潔完矯正器後,就盡量不進食。

矯正期間除應注意加強牙齒清潔、小心進食外,也要避免劇烈運動,以免矯正裝置脫落或變形,假以時日,就能還你一口整潔漂亮的牙齒。

店頭秀牙醫網站

自我健檢 檢測脊椎側彎DIY

【中時電子報 】 ⊙文/許寶仁

人體的脊椎是支撐人體的主幹,假若有任何變形,就可能影響健康甚至日常生活,一般人可以藉一些簡單的方法,自我檢查有無脊椎側彎。振興醫院物理治療師陳子敬提供以下三個檢測脊椎的簡易方法:

第一招:站立,身體前彎,雙手自然下垂,檢查者站立於受測者背後,觀察背部是否對稱或肩胛骨隆起。

第二招:站立,身體側彎,手臂自然下垂,比較兩側指尖距地面高度。

第三招:身體平躺,雙腿自然伸直,檢查兩側腳跟是否同一水平高度。
如果自我檢測發現身體不對稱,即表示可能有脊椎側彎,最好就醫進一步診斷治療。

8/13/2004

除疤大作戰 耐心是秘訣

除了新生兒外,隨著年齡增長,每個人身上多少有些大小不一的疤痕,跌倒、手術、燒燙傷,不同的傷口及部位,可能產生不同疤痕,許多人看到身上的疤,往往欲除之而後快,不過,每一種疤痕適用方法不一樣,除了選擇合適的「淡化」方法外,醫師強調,疤痕生成需要時間,處理也得有耐性,急不得。

台北振興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傅士榮表示,只要有傷口就有疤,不過,影響疤痕大小、深淺,除了與受傷部位(胸前、耳垂、肩膀、關節處易留疤)有關外,個人體質、短時間變胖者及處於油脂分泌旺盛期的年輕人,都較易留疤;另外,膚色也可能影響疤痕,白種人疤痕最淡,黃種人、尤其是黑人,皮膚愈黑者、疤痕愈明顯。

他指出,手術需縫合的傷口必須經歷術後3~6個月的疤痕攣縮期,這個時期為皮膚彈性纖維、膠原蛋白活躍期,會大量增生以修補傷口,在此疤痕形成的急性期,能做的事有限,若擔心疤痕長得「失控」,可採取預防性措施,若疤痕在四肢,可考慮穿彈性衣,以壓力避免疤痕亂長,如果疤痕在身上則可貼上美容膠布或矽膠片,也能達到加壓的效果。

整形外科醫師通常會建議病患,待術後6~12個月,讓疤痕組織經歷發炎、增生期,達到穩定、成熟期後,再考慮修補或淡化疤痕,也就是俗稱的「除疤」。他指出,一般的疤痕透過人體自我修復,5公分的疤痕可能剩下3公分,顏色也會變淡;但是,偏偏有些疤痕遲遲無法進入成熟期,常反覆發紅、發癢,天氣一熱就讓患者癢得受不了。

三總整形外科醫師陳錫根指出,當疤痕處於發炎、增生期時,對體內分泌的組織胺、血清素等特別敏感,因此不少病患反映,有些身上陳年的舊疤痕,每當天氣熱或喝酒、吃了海鮮後,還是會作怪搔癢,疤痕發紅、發癢,讓人想抓又不敢抓,十分困擾。

醫師指出,處理疤痕可依疤痕形態及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方法,不過,許多民眾往往欲除疤而後快,車禍外傷一處理完,或開完刀才剛拆線,就急著問醫師何時可「去疤」?就曾有人以密集的類固醇注射除疤,結果去疤不成反而造成傷口潰爛;醫師強調,疤痕生成需要時間,處理疤痕無論是淡化或縮小,也得靠身體自然修復,無法速成,大面積燒燙傷病患甚至終身都得和疤痕奮戰,花一輩子修補疤痕。除疤除了選對方法,最好還要多些耐性,才容易成功。